马太效应下“固收+”基金业绩分化明显、可转债年内无正收益

互联网

许楠楠/文

开年以来股市情绪持续低迷,近日基民纷纷称“跌懵了”。

面对权益类基金净值普遍出现明显回撤,“固收+”产品再度受到市场追捧,但产品业绩分化明显,仅有少数实现了正回报,多数变身“固收-”。2月16日更有“固收+”产品募集失败。财经网金融梳理注意到,自去年四季度以来,10只募集失败基金中5只为“固收+”产品。

长盛基金蔡宾对财经网金融表示,目前市场上“固收+”产品策略大致趋同,“+”的部分以转债和股票为主,衍生品、商品等运用较少,但由于投资经理的擅长领域、各家公司考核导向等的不同,使得不同“固收+”产品间具备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

规模快速增长

近两年,“固收+”成为投资者热议的话题。所谓“固收+”基金,是以优质债券为底仓,获得持续稳健收益,同时通过配置股票、可转债、新股申购等多策略来增强收益的一种产品。

刚刚过去的2021年,公募基金整体规模突破25万亿,“固收+”基金规模也逼近2万亿整数关口。

实际上,一些头部“固收+”大厂规模增速更为迅猛。目前易方达、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固收+”规模均超千亿。

而从今年新发基金市场看,2021年新发的355只“固收+”基金,募资总规模达到4940.74亿元。截至2月16日,2022年年内已有33只“固收+”基金成立,22只正在发行,5只等待发行。

虽然近期“固收+”业绩回撤明显,针对今年产品布局,招商基金表示,依旧会继续加强在“固收+”产品方面的布局,丰富完善固收+产品线,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固收+产品。也将积极挖掘优质新锐基金经理,进行不同层次的“固收+”产品的布局。

有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上存量固收+头部效应逐渐强化的同时,马太效应也越发明显。

财经网金融注意到,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有10只基金募集失败,其中5只为“固收+”产品,来自5家中小公募。分别为,同泰基金、大成基金、中加基金、融通基金和创金合信基金。

wind数据截图

据悉,“固收+”策略产品主要定位于满足居民的理财需求,因此能在控制净值波动基础上,实现中长期稳健收益的产品才能脱颖而出。但在2022开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环境下,不少“固收+”产品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收益。

业绩分化变身“固收-”

近年来“固收+”基金以其净值波动小、长期收益优秀的特点获得众多投资者青睐。

目前“固收+”基金主要产品形式以偏债混合型基金和二级债基为主。2021年全市场“固收+”基金平均收益超过7%,超过95%的“固收+”基金均实现了正收益,而得益于权益市场上涨与可转债市场的强势行情,多只可转债基金收益超过20%。

2022年A股市场开年震荡波动,权益类基金净值普遍出现明显回撤,虽然“固收+”基金展现出了强大的“抗震”实力,但业绩分化也不断加剧。wind数据显示,2185只“固收+”基金仅279实现年内正收益。其中,金元顺安桉盛C以7.46%领涨年内收益。

有业内人士指出,固收+产品在此前受追捧是因为可转债已经连续走强三年。

本周,可转债市场缺迎来“巨震”。截至2月16日,wind数据统计的56只可转债基金(份额分开计算)年内无正收益。其中,华商可转债A跌幅最少,为-2.01%,南方希元可转债以-15.15%领跌。

华商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华商转债精选债券基金经理张永志表示,对于2022年转债投资的持有人来说,转债市场可能将会波动加大,个券的分化更为明显,适当控制仓位,放平心态,长期持有,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苏宁金融研究院黄大智则表示,虽然说“固收+”基金在历史的表现是比较稳健,但对于投资者不可看称一种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本质上还是一种风险偏好比较高的。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2021年3月份发布的《全国公募基金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19年度)》,约有89%的投资者在出现投资亏损时会出现情绪焦虑。其中,亏损少于 10%时会焦虑的投资者仅占 6.5%。

财经网金融通过多方了解,“固收+”的优势不是体现在一段时间投资收益的多少,而是体现在持续控制风险的能力上。

金元顺安基金对财经网金融表示,控制回撤主要依靠三方面,一个是配置尽量准确,符合当下的市场风格;第二是及时止盈提高换手;第三是出现超预期下跌时果断止损。可转债由于自身具备下有债底,上有弹性的特征,回归转债本源即是控制回撤的利器。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事先控制比事后的控制可能更加重要。”嘉实基金胡永青如是表示。并指出,任何投资品种出现波动的概率都非常高,甚至越是热门的标的、越是短期表现的非常好的一种标的,也许它未来带来的波动,或者产生的回撤可能就越大。

长盛基金蔡宾认为,投资管理中做好风险预算,固收+产品基础收益来自于固收资产,在积累一定安全垫的基础上,按照风险预算逐步提升风险资产仓位;第二,设定回撤控制目标,根据投资组合内单项资产波动率和资产间相关性,动态调整资产比例,定期对组合进行回顾,看是否偏离预定目标,做好风险预案。第三,充分利用大类资产配置的优势,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做好多资产风险的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