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募基金经理不断“公转私”的情况下,寻找一批有潜力的年轻基金经理投资,或许是基民一种“另辟蹊径”的投基方法。让笔者产生这种想法的由头是,刚刚出炉的前五月基金业绩排名显示,主动偏股型基金中,银华农业产业基金以56.68%的业绩位居榜首,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王翔就是一位85后。当然,作为一只农业主题基金,银华农业产业今年以来的优异业绩和农业股处于市场风口有很大关系,业绩的持续性还有待市场进一步考验。不过,年轻基金经理的不断崭露头角,也说明国内基金公司的人才培养机制比较完善,这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投资视角。
投资是一个“越老越吃香”的职业,资深基金经理对每家基金公司都是宝贵的财富,也是基金业绩的重要保证。但现实环境决定了国内基金公司在留住资深基金经理方面力有未逮,投资者经常要承受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带来的基金业绩下滑。这时候,把目光多投向那些年轻基金经理不失为一个选择。一方面,年轻基金经理精力充沛,尚未崭露头角的他们愿意花心思在投研工作上,更有“野心”提高基金业绩从而让自己“扬名立万”;另一方面,年轻基金经理更为专注,“人微言轻”的他们既不会承担行政管理工作,也不会挂名多只基金顾此失彼。从这些角度看,年轻基金经理是有其独特优势的。
当然,投资者在挑选年轻基金经理时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才能“慧眼识珠”。笔者建议,一是要看基金经理是否具有自己的投资逻辑。投资者可以留心基金经理的访谈,从中了解其投资思路和风格,然后和基金定期报告里的持仓情况进行对比,看基金经理是不是知行合一;二是观察其投资业绩的稳定性。不是说年轻基金经理业绩波动就肯定不好,而是要分析波动背后的原因,看基金经理是不是投资风格发生了漂移,动作出现了走形。笔者认为,如果认可其投资逻辑,能坚持的基金经理比动摇的基金经理更值得信任。
此外,投资者还要小心那种“爱赌”的基金经理。有些年轻基金经理为了尽早“出头”,可能会铤而走险,选择押注某些行业或者股票。这样的基金经理虽然业绩可能一飞冲天,但下滑的速度也会非常惊人,建议还是敬而远之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