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拳”接连打出 权益基金迎来良好发展环境

中国基金报

建设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需要一个强大的证券基金行业。对于公募基金来说,权益基金发展的长期滞后已经成为行业的痛点和短板。在2019年,基金业最为重大的变化当属监管层对于大力发展权益基金提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并将其纳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十二大重点工作当中。在吹响权益基金大发展的号角之后,一套变革权益基金发展生态的“组合拳”已经快速打出,权益基金也迎来了基金业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环境。

大力发展权益基金至关重要

7月4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带队赴中金公司调研,并主持召开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座谈会,围绕“资本市场践行初心使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证券基金行业健康发展”主题,与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代表座谈交流。

会议强调,建设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需要一个强大的证券基金行业。会议要求,要多措并举全面提升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对于公募基金行业,会议要求,要把握机遇,着力推动权益类基金发展。要在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上下功夫,提高研究能力、丰富产品类型、提升投顾水平、优化投资结构,让权益类基金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长期专业投资者。

基金行业发展二十多年,这应该是监管层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的战略部署,重视程度之高可谓历史罕见。回顾基金业历史可以发现,自从2007年权益基金创出3万亿的历史新高之后,由于基础市场的波动和基金业内外部竞争的加剧,权益基金发展陷入了较长时间的停滞状态,优秀投研人才流失明显,规模停滞不前,业绩波动剧烈,其在A股市场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小。

权益基金发展落后,已经影响到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发挥,成为资本市场和基金行业的一大短板。于是,两个月后(9月9日到10日)证监会召开的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上,作为证监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12个方面重点任务之一,“推动公募机构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没有悬念入选。

业内人士认为,对资本市场而言,发展权益类基金是推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以散户为主,发展权益类基金可以有效提升专业机构投资者占比,优化投资者结构,降低市场波动率,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组合拳”接连打出

在大发展的号角吹响之后,监管改革的动作落地也极为迅速。一切都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发展权益类基金。自“深改12条”以来短短两个多月,一套为权益基金发展保驾护航的“组合拳”已经快速打出。

首先是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时隔六年多,优化公募基金产品注册机制改革。证监会宣布,从10月起实施公募基金常规产品分类注册机制,对不同基金管理人申报的常规产品适用差异化的注册流程,分为快速注册和常规注册两类。

其中,适用快速注册机制的基金管理人合规风控需满足总体监管要求、单类产品中长期业绩较为突出;适用产品范围包括主动权益类、被动权益类、混合类、债券类4大常规产品,不包括含有创新属性,需宏观审慎管理的基金产品。

纳入快速注册程序的常规产品,原则上取消书面反馈环节,大幅提升注册效率,权益类、混合类、债券类基金注册期限不超过10天、20天、30天,比原注册周期缩短2/3以上,远低于法定6个月的注册周期。

对未纳入快速注册机制的常规产品,证监会将进一步规范产品注册流程,常规产品采取滚动申报方式,权益类、混合类、债券类基金注册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0天、40天和75天。上述改革措施推出后,常规产品注册效率提升约1/3。

基金注册审批改革的落地,大大加快了权益类基金产品注册效率,助推优势基金公司权益基金“按需发行”,可以更有效地捕捉市场中长期机会。该项改革落地后,不少公司仅用几个工作日就拿到新基金注册批文,效率之高可谓立竿见影。

其次是推出买方投顾试点,推动渠道变革,改善权益基金投资体验。10月下旬,监管部门发布了《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正式落地。其中,6家基金公司已经申请试点并完成备案,正式开展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

在监管和业内看来,推出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正是落实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升公募基金行业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能力的重要举措。开展基金投资顾问业务,一是让专业的投资顾问辅助投资者做出基金产品投资决策并监督执行,提高投资者投资的纪律性,适度抑制投资者追涨杀跌行为;二是适度扭转销售机构的行为,将收费模式从收取申购赎回等交易型费用调整为按保有规模收取的方式,使得中介机构与投资者利益保持一致,逐步培育代表投资者利益的市场买方中介机构。

在传统的基金销售模式中,管理人和销售机构往往关注基金销量本身,而忽视了投资者购买产品之后的盈利前景和投资体验,特别是在市场高涨时期,一味追求销售规模,利用过往业绩吸引投资者大举入市,而在市场回落时权益基金投资者被套,导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长期存在。而基金投顾采用“买方代理”模式,通过减免认申购费和收取一定的账户管理费,与客户投资利益更好地进行绑定,帮助客户赚取长期受益,基金投顾的模式将改变长久以来以销售代理机构为主导的基金营销格局,提升客户对于权益基金的投资体验,从而助力权益基金发展。

第三是推出浮动管理费基金试点,改进权益基金激励机制。上周有6只浮动费率基金获批试点,引发市场关注。公募基金设立二十多年来,绝大多数产品采取的是固定管理费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基金公司要想获取更多管理费收入,主要依靠扩大基金规模来实现,但盲目扩充规模的行为在一些时候客观上会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新获批的浮动费率基金通过费率制度和规则的优化设置,更好地激励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做好长期投资业绩,并更好与持有人长期利益保持一致,有利于改变过去公募基金“旱涝保收”、一味追求规模忽视投资者利益的现象。从更好地激励基金经理和基金管理人、改善基金治理角度出发,浮动费率基金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据悉,国外不少知名的权益基金管理巨头也采用浮动费率制,为国内开展浮动费率基金试点提供了有益借鉴。当然,作为一种新的尝试,试点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和争议,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并及时加以解决。

从公募产品注册改革到基金投顾业务试点,再到浮动费率基金试点推出,监管层的一连串举措,为公募基金发展权益类产品营造了更好的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