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3点一过,2018年一季度市场交易正式宣告结束。权益类基金一季度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根据Wind数据,一季度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为-2.27%,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为-0.65%。
重仓金融地产的基金经理1月份时还暗自窃喜,正想着如何兑现收益,2月份受外围影响市场下跌就彻底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利润迅速回吐。然而,危机总是与机遇并存,正如巴菲特所言“在别人恐惧时贪婪”一样,回望一季度,不少基金经理正是在市场下跌最狠的时候,抓住了最佳的入场时机。
而去年的市场风格,让偏成长基金经理的日子过得暗无天日,今年1月份发行小盘股基金时还心惊胆战,然而募集完毕的2月份,市场剧烈调整,风险出尽,他们却大举建仓,刚好踩上一波创业板的科技小浪潮。
此外,区块链热度未散,“独角兽”又来斗牛。一季度,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扰动着一池春水,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无论如何,“过山车”般的一季度已经结束。虽然回望过去,几家欢喜几家愁,但多数基金经理认为,着眼未来才是正道。“不论概念炒作如何热闹,作为专业投资者,还是要在自己的能力圈内精选个股。”
皆大欢喜的1月
“要是能空仓,我就去度假了。”
回到岁末年初,至少两名大型公募基金总监级人物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对于2018年基金组合的整体收益预期,要保持理性与谨慎,适当调低。
其中原因,大概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当时利率相对高企,资金成本相对较高;二是去年部分板块涨幅超出预期,在估值方面的优势也渐渐减少。
然而,1月份A股市场振奋人心的表现,似乎让很多人把这一忠告抛之脑后。
Wind数据显示,上证指数在2017年全年涨幅约7.88%,而在2018年1月单月涨幅超过5.25%。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开年一个月就完成了去年大半年的涨幅。更不用说,单月还走出罕见的9连阳(加上2017年年末两日,则是11连阳)。
在申万一级行业的28个分类中,房地产、银行与家用电器行业的单月涨幅分别为13.61%、12.73%、10.34%,稳居前三。其中,保利地产(600048) 1月份涨幅超过21.77%。格力电器(000651) 作为家电板块的代表之一,也是诸多公募青睐的大白马,其在1月份一路高歌猛进上涨28.01%。作为一个目前总市值接近3000亿元的企业,在1月22日甚至出现了涨停板。
一方面,地产与大金融等板块本身就是公募偏爱的聚集地;另一方面,这样的行情更多的是去年市场对于蓝筹白马追捧的一种延续,因此似乎看起来并不难把握。诸多公募基金在这一时段净值水涨船高,尤其是重仓了地产金融板块的产品,大有一度提前完成任务的感觉。
1月底前后,一位中型公募基金经理吴俊(化名)笑着告诉记者,如果公募能像私募一样空仓就好了。有了现在这20%左右的收益,全部兑现之后,把资金全部配成债券,一年也有5个点左右的业绩,加起来就有25%左右,这已经相当不错了。“如果我是私募的话,今年干完第一个月,剩下的时间真的就可以去度假了。”
突然变盘的2月
“情绪面的错杀就是机会啊。”
谁也没想到,吴俊的“度假梦”破灭得如此之快。
2月伊始,受到以美国为主的外围市场急速下跌影响,A股也呈现了剧烈调整的态势。
一时间,泥沙俱下。诸多公募基金1月的涨幅,基本如数奉还。
现在,站在一季度结束的时点上看,很多基金经理都表示,2月7日、8日左右,很多股票真的是被错杀到最低点,“那可真的是入场的好时机。”
外围市场的拖累扰动了A股,但实际上国内市场基本面便没有发生变化。就像南方基金首席投资官(权益)史博此前指出的那样,美股大跌的恐慌情绪是本轮A股回调的主要触发因素,但其最终无法左右A股的真正趋势。虽然美股走势容易引发A股短期的情绪跟风,但是决定A股最终长期走势的因素仍然是国内经济基本面和股市的估值状态。史博强调,投资者不能因为外围市场大跌造成的恐慌情绪而误操作,而应基于国内经济基本面和股票市场的价值做出理性判断。在国内基本面没有明显变化、权益资产配置价值仍然存在时,不应过度看空市场。在史博看来,核心资产和高价值股票估值回落恰是较好的加仓机会。因此,此时应做好研究,选好标的,逐渐增加配置。2月份以来,市场估值水平经过一定幅度回调,性价比也有所提升。随着市场估值的逐渐回落,投资者应该越来越乐观。
然而,基本面无虞的外围市场错杀估值让基金经理们惊魂未定,贸易战的声音又甚嚣尘上。
记者在2月末采访一名小型公募基金经理王奇(化名)时,他的产品因为偏成长风格而净值抬升,上涨一度超过15%。然而由于贸易战的影响,他的重仓股中偏外贸性质与跨境电商概念的股票接连跌停,基金净值也受到不小的影响。
然而,对于贸易战,市场对国家的自信心始终占据主流。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即表示,总体上对国内经济继续保持中性乐观态度。目前市场对于贸易战可能引发的后果做了过度悲观的预期,市场的过度调整或将带来良好的买入机会。
外围市场带来的,也不一定都是负面影响,A股纳入MSCI所带来的增量资金,也为基金经理们增添了一定信心。
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数量化投资部总经理罗文杰表示,首先,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将给A股市场带来增量海外资金。目前,约1.6万亿美元的资金以MSCI新兴市场指数作为投资基准,随着A股成为投资基准的一部分,这些海外资金必将进入A股市场,配置A股资产。短期来看,今年A股首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初期纳入权重约0.73%,或将吸引800余亿人民币的海外资金;长期来看,在A股完全纳入后,约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18%的权重,或将吸引约1.8万亿人民币的海外资金。此外,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也将推进A股市场自身的发展。“入摩”象征着A股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将进一步优化A股投资风格,增大机构投资者占比,提高市场有效性,推动市场制度和规则的进一步成熟完善,促进上市公司的企业治理和社会责任,以及提升中国金融定价权和国际影响力。
创业板崛起的3月
“本来我也认为三个季度内没机会。”
风格切换,已经成为老生常谈。
确实,从去年年中以来至今,每一次采访基金经理,其间难免会涉及所谓风格切换的话题。基金经理们的回答也不尽相同,虽然有些基金经理一直强调创业板的估值优势与盈利回升,但更多的还是表示蓝筹白马行情或将延续,中小创机会可能不大。
2017年12月末的时候,记者得知,华南某中型公募基金经理姜亮(化名)即将在1月初发行针对于中小创的量化基金。当时记者询问得知,基金经理本人其实对于中小创的机会也并非有十足把握,姜亮当时表示,三个季度内对于创业板并没什么信心。但是选择在1月份发行产品,只是按照公司原定计划进行的,算是为了布局创业板复苏打的提前量。
谁能想到,1月份发行产品,2月初募集完毕,刚刚入市,创业板就迎来了一波强势反弹。Wind数据显示,2018年2月7日,从受美股影响的低点至一季度末的3月30日,创业板指已经上涨了18.92%。同期,上证指数还下跌了5.99%,沪深300下跌6.04%,上证50下跌12.68%。
风吹得如此之快,中小创似乎在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
而姜亮的量化基金刚好抓住了这一波行情,成立短短一个多月,净值就飙升了双位数的百分点。一位去年踩雷多只个股的着名成长风格基金经理,他的产品今年以来收益又跑在了前列。
对于未来行情是否会扩散,“均衡”是多个基金经理的预期,他们认为大概率会向中证500这一类的风格扩散。
新概念乱花渐欲迷人眼
“还是要在能力圈内精选个股。”
一季度,记者每每收盘后打开行情软件,扑面而来的信息总是“题材概念全面爆发”。
首先是“区块链”打响了今年的第一炮。
在区块链概念涨得最火热的时候,对于相关问题,谨慎的基金经理往往会礼貌的回复:“如果A股没有确切的标的,那么我对相关概念的认知不会超出市场平均水平。”
这样冠冕堂皇的回答,并非是一种刻意的忽视,其实也反映了公募基金经理一直以来对于市场风口的不跟随。
一位中型公募基金经理严顺(化名)告诉记者,某区块链概念龙头股的创始人兼CEO,在一两年前面谈时,根本不知道区块链是什么,其实到今年1月,他的企业基本面也并未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变化,但是却摇身一变成了区块链的龙头,股价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上涨超过50%。
在市场里待久了的投资者都知道,这样的跟风炒作的结果是什么。同样是短短几天之后,风停猪落,该公司股价又被打回原形。
而对于公募基金经理来说,关注这种短线机会就是“浪费精力,浪费时间。”
紧接着的是“独角兽”回归。
在申万一级行业的涨幅排名榜上,计算机行业是一季度的上涨独苗,相关板块的个股“一雪前耻”。确实,富士康过会、小米上市等消息一直刺激着投资者的神经。
不过,对于“独角兽”的回归,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位公募基金权益总监告诉记者,某互联网中概股龙头回归之后市值翻了五六倍,但公司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真实价值最终会显现出来,它究竟是否值这么多钱,市场会证明。
有基金经理表示,优质的独角兽公司回归,会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长期而又深远的影响,因为有助于整个市场更好地形成价值投资的理念,更加注重公司的内生业绩增长。通过中长期的持有与优质上市公司共享内生业绩成长和分红收益,形成良性的投资理念和市场风格,A股市场会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
针对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各种概念,上述基金经理表示:“不论概念炒作如何热闹,作为专业投资者,还是要在自己的能力圈内精选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