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设立雄安新区的决定成了清明小长假最热的话题,当地群众到底如何看雄安新区的未来?
2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以南100多公里的雄县,虽然时值清明小长假,但从北京经京台高速、大广高速来到这里只花费了一个多小时,双向8车道的高速路上车流并不多,交通非常便利。
和一般的北方县城并无两样,雄县街头没有太高的建筑,私营医院、农机产品的广告和随意占道的小商贩组成了这座60万人县城的基本街景。不过,从高速出口一处“协同京津、共创财富,积极对接京津协同发展产业转移”的巨型广告牌上,已经可以闻出这里蓄势待发的味道。
安新等县干部集中培训消化精神
4月3日的安新县委县政府大院车辆进出非常频繁,门卫告诉前来采访的《环球时报》记者说,虽然是清明小长假,但现在是特殊时期,所以工作人员都在岗。下午1点左右,几辆大巴由外驶入大院,一位工作人员下车后向记者透露,安新县政府工作人员正在接受培训,进一步学习中央关于成立雄安新区的指示精神。“我们都还没来得及吃饭。”
这位干部口中的“培训”,指的就是3日上午召开的“雄安新区驻村工作学习培训会议”,据了解,参会者包括河北保定市下辖雄县、容城、安新三县村以上干部。对于具体会议内容,他不愿多谈,只说“我们都感到非常振奋。”
白洋淀年轻人沸腾了:本地解决儿女教育和就业
著名景区白洋淀畔的宋庄位于三县的中心地带,户籍人口为900多,耕地面积已从80年代的800亩逐渐下降,进城务工或者经商已经成为人们收入的主要来源。
记者在村里邂逅了靠水而居,经营农家乐的老张师傅,张师傅透露,在4月1日雄安新区成立的信息还未公布之前,安新县就已经开始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他家的房屋已经被县里进行了面积估量和地面建设情况的统计。对于雄安的未来,他认为“以后作为大城市,这肯定是高楼大厦,街道干净整洁!”
“早就有传闻搬迁,这次是真的了。”张师傅说,对于即将到来的搬迁,村里年轻人大多很兴奋,因为他们机会更多了。“当然,一些老人会眷恋老宅,会担心在新的安置地住不惯。不过作为村民,我们坚决支持中央的战略,国家的发展方向肯定是越来越好的。”
正如张师傅所说,他的女儿张女士正在做建材生意,她告诉记者:“我周围的年轻人听到中央成立雄安新区的消息之后,一下子就沸腾了。”
记者了解到,4月2日,安新县全县范围内就中央成立雄安新区就进行了精神宣贯,毗邻安新县城的宋庄村村支部张书记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县里开会主要内容就是宣传中央关于设立雄安新区的精神,主要内容跟中央电视台4月1日晚播出的内容一致。
“之前我们也不清楚中央成立了雄安新区,得知这一消息,确实非常振奋,按中央精神,这将是一个智慧、绿色、环保的现代化城市。”曾经去过上海浦东和深圳特区张支书说,“我感觉这个新区会借鉴上海浦东新区和深圳特区的经验,规格没准会超过深圳和浦东呢!”
“我们肯定要毫无保留的贯彻中央的精神,与中央保持协调一致。”张支书表示,作为村支部书记,现阶段要保证大家原来的生活节奏不被打乱,管控好本村的事情,来配合新区建设。
保定人担心投资流走?专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4月3日,记者在保定采访了一位从事销售工作的刘先生,他说,对雄安新区的建立,保定市民非常惊讶,之前几乎一点儿风声都没有。刘先生表示,他为这三个县的朋友和亲戚感到高兴,因为这肯定会带来当地房地产的飙升以及工作机会的增加。
▲雄县、安新等县由于靠近白洋淀,旅游资源丰富
▲雄县、安新等县由于靠近白洋淀,旅游资源丰富
不过,他也从一位保定市民的角度谈了一点担忧,他担心这三个靠近白洋淀的环境相对比较好的地区未来很可能要从保定“分出去”,“好的投资以后会不会更多流向雄安新区?”不过,刘先生也说,因为全国一盘棋,他身边的大多数保定朋友非常能理解新区的建立对整个保定乃至全国的意义。他认为,保定大多数群众心情也是比较平静的,而且应该也是支持的。
对于这位保定市民的担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3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建设雄安新区和建设“一带一路”一样,政策上统筹协调之后,要实现设施联通。张燕生指出,雄安新区应当与周边地区实现“同城化”,也就是说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应该按照市场和经济的规律实现互联互通,不应受到行政区域的影响。
央企和大学迁址?专家:短则三年长则十年
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发布以来,对于央企和大学是否会迁址的猜测不断,当地百姓更是关注这一点。前文提到的白洋淀张女士谈起这个话题显得很兴奋:“之前盼望着儿女考上大学,进城工作,雄安新区之后,我们就不用再辛苦供孩子进城上大学了,直接本地解决教育和就业问题了。”
一位学院路高校的老师4月3日对记者表示,“办个分校或者迁部分本科去,有可能。但整体迁移,可能性不大。”根据介绍,该名老师所在高校已经在六环外建了校区,但本校区保留。此外,人大已经在通州建设了新校区。“我估计高校都一样,不会让扩大规模,存量不变,增量外迁。”
对于近日在网上流传的一份“预计迁往雄安新区的87家央企名单”,记者联系了其中几家进行核实,位列其中的几家均表示未听到过类似消息。不过,几家企业人士均认为,中央建设雄安新区一张白纸重新开始,将各个先进理念、创新思路在特区体现、应用,并不是简单的搬迁。
“只有实现雄安新区的同城化,使该地区的公共服务与京津均衡,才能吸引人才扎根雄安,因为那里有机会。”对于“迁址”话题,张燕生研究员表示,央企和高校搬迁涉及许多中高端人才,要想吸引这些人才在雄安新区落户,就必须考虑其子女的教育问题,这就涉及到高质量教育资源的配给。除此之外,医疗、养老等基础设施建设也一定要跟上,否则即便搬迁过去,也只能成为一个工作场所,很难吸引人才扎根。总的来说,雄安新区的建设应该遵循三句话:遵循经济规律,实现科学发展;遵循社会规律,实现包容性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此一来,央企和高校搬迁的周期有多长?张燕生表示,“一般来说,一个新区的建设短则3年,中则5年,长则10年。”建设新区涉及基础设施建设,都是长线项目,既然雄安新区是千年工程,不妨从长计议。过去我们追求数字和规模的时候,讲究“快”;现在我们追求的是质量和效益,讲究“慢”。慢工出细活,慢就是快。雄安新区的建设,一定要在慢中求质量求效益,产业和经济结构要迈向中高端,还要重视创新驱动。张燕生强调,对雄安新区来说,绿色发展、智慧发展和宜居发展也很重要,这样才能吸引全球顶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