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理财基金重出“江湖”

互联网

本报记者 任飞

近期,一度沉寂的短期理财基金市场再现波澜:2月28日和3月3日分别有两只新产品面世,填补了近一年的发行空白。不过,分析人士仍对此类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吸引力感到担忧,认为在产品定位未得到科学优化前,短期理财基金的“小阳春”仍难以出现。

四天两连发

2017年2月28日,嘉实基金发布《嘉实定期宝6个月理财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托管协议》的公告,交由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基金托管人,负责募集发行;2017年3月3日,中银基金发布《中银理财90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托管协议》,交由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基金托管人,拟募集发行中银理财90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这两只新发基金均属于短期理财基金。2011年,银监会正式叫停30天以内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庞大的短期理财需求由于没有产品对接,使得短期理财基金的发行曾经“红极一时”。

除了新发行的基金,存量的短期理财基金也从去年底开始动作频繁。两个多月前,博时基金发布公告,宣布旗下短期理财债基博时月月盈将开放申购。除此以外,包括招商、建信、华安和汇添富在内,多家基金公司或通过软文投放,或通过直接在网站首页置顶宣传,对旗下不同期限的短期理财债基进行持续营销。

而在此之前,由于资金面维持宽松环境,且与货币基金相比,其流动性和收益率并未体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短期理财债基一度陷入较为尴尬的境地。

Wind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的5年间,共计发行了96只产品,从2012年到2016年每年发行的产品数量分别为47只、33只、8只、0只和2只。可见,从2014年开始,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开始骤降,2015年无发行记录,2016年仅发行两只产品,而近期发行的两只产品在数量上已经与去年总量持平。有评论认为,沉寂已久的短期理财基金似乎要“重出江湖”。

“小阳春”仍未到

据了解,货币基金由于具有随买随取、日日复利等特点,被业界视为活期存款的替代品;而短期理财基金择时随买定取,期限灵活,被业界称作定期存款的替代品。不过,从这两种产品的赚钱效应来看,业内人士指出,就目前来看,短期理财基金的“小阳春”仍未到来。

近期市场上连续发行两只短期理财基金产品,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市场因素导致。好买基金研究员雷昕认为,目前来看,债市的大牛市已经过去,基金公司发行此类产品更多是出于配置的考虑。“在目前的货币环境下,短久期的产品对低风险客户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短期理财基金就是这类产品。”雷昕说。不过他坦言,因为现在大额存单的收益较高,市场依旧还是货币基金的“小阳春”。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17年3月6日,短期理财基金中,7日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为嘉实理财宝7天B、南方理财14天B、嘉实理财宝7天A,分别为4.98%、4.72%、4.69%;万份基金单位收益前三为南方理财14天B、南方理财14天A、中银理财7天B,分别为2.10元、2.02元、1.91元。除短期理财基金以外,货币市场基金共计582只,7日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为嘉合货币B、嘉合货币A、九泰日添金B,分别为5.68%、5.43%、5.11%;万份基金单位收益前三为嘉合货币B、嘉合货币A、国投瑞银货币B,分别为2.71元、2.65元、2.33元。由此可见,从目前来看,货币基金比短期理财基金的赚钱效应更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Wind统计的97只短期理财基金中,7日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的有28只,占总数的29%,而货币市场基金中,7日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的仅为15%。深圳某基金公司固收部人士透露:“现在委外资金的收益要求并不高,只是4%到5%之间,原则上超过4%就差不多了。如果基金公司新发产品的收益率能够稳定在4%以上,短期理财基金的春天就指日可待了。”他说。

产品定位模糊亟需修正

实际上,短期理财基金一度陷入尴尬境地,部分基金已经清盘。市场人士指出,短期理财基金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定位与产品特征的错位上。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刘亦千表示,从现有形式来看,短期理财基金可选的定位或为“储蓄替代”,或为“现金替代”。他指出,具有“储蓄替代”定位的产品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实现稳定可预期且较货币市场基金具备竞争力的收益”这一难题,而具有“现金替代”定位的产品则需应对货币市场基金的强劲竞争,且无力解决流动性这一问题。“这使得短期理财基金陷入两难境地,制约了短期理财基金的长远发展,一些短期理财基金的衰退成了常态,不少基金已经清盘。”他说。

Wind数据显示,目前短期理财基金的规模参差不齐。截至3月7日,在所有97只短期理财基金中,仍有21只基金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面临清盘压力。值得注意的是,自2011年11月首只公募基金清盘以来,市场上共有56只基金选择清盘。其中,2015年清盘33只,2016年清盘18只。而在2014年、2015年的清盘基金中,多数是短期理财基金。

从解决的方案来看,刘亦千介绍说,预期至少有两个方向可选:第一,定位“类储蓄替代”,为投资者提供风险有限且可控但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解决的办法之一是放开短期理财基金的投资范围,使之提供有竞争力的收益水平;第二,定位“定制理财”,针对细分市场,设计为给大额资金的定制流动性管理方案。

(:邓益伟 HN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