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私募行业动态
股市风险收益比提高,知名百亿级私募一季度逆势猛发新产品
近来市场行情仍处于震荡当中,投资者依然比较谨慎,私募发行新产品的数量节节下滑。然而,不少知名私募却逆市加快了发行新产品的速度,他们认为,虽然目前市场发行难度比较大,但风险收益比较高,此时多发产品希望可以抓住机会。
格上理财数据显示,新发私募产品数量已连续两个季度大幅下滑。今年一季度,新发私募产品2705只,继去年四季度下滑39%后再次缩水27%,比去年一季度减少25%。然而在私募产品发行数量整体下滑的同时,千合资本,和聚投资、高毅资产、景林资产、淡水泉等知名百亿私募却逆市加快发新品速度。
再融资市场生变,私募关注可转债投资机会
今年2月,上市公司再融资新规出台,传统的再融资主要模式定向增发开始减少,而可转债这一原本小众品种在政策助力下,成为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新手段。而这一变化也吸引了一些私募机构将注意力转移到可转债上来。
上海一位私募总经理表示,相对于定向增发等方式,发行可转债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要求更高,因而能发行可转债的企业资质相对更好一些。现在转债市场存在的不足在于市场还比较小,流动性欠缺。如果未来可转债的数量越来越多,机构参与程度增加,整体市场得到改善,相信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协会发布分类经营规定,私募壳资源再度紧俏
根据中基协的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在申请登记时,应当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等机构类型及对应的业务类型中,仅选择一类机构类型及业务类型进行登记,同一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可兼营多种类型的私募基金管理业务。然而现阶段,私募行业中仍存在部分私募机构以某一类型管理人备案,但发行另一类型基金产品的情况。新规落地后,市场预计,上千家兼营多类型业务的私募将迎来整改。整改未完成之前,这些机构不得新增基金备案申请。
私募机构实施分类经营的规定使最近私募壳资源再度火爆,一些原来多牌照经营的公司不能继续运作,都想办法注册新公司或找另外的壳。一时间,北京、深圳等地的私募壳价格水涨船高,部分没有备案产品的公司要价超过50万,备案产品的甚至超过100万。
格上理财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共有18595家私募机构在协会完成备案,其中成立满一年且近一年未有产品发行的私募机构为8595家,而其中又有1845家私募机构备案规模为0。从产品发行来看,这8595家私募在过去一年里的发展略显停滞,在炒壳热潮的带动下,这部分私募机构或将称为炒壳大军关注重点。
格上理财认为,私募再掀炒壳热是因为日前基金业协会明确指出同一私募机构不得兼营多种类型私募基金,对于发展多类型产品线又只备案一种私募管理人身份的机构而言,急需成立或找到另一个合适的管理人身份,以应对新规的要求。这种炒壳热主要是满足短期政策影响下部分管理人的需要,若非短期急迫需求,都可以通过正常流程去申请管理人资格。且今年以来,已经陆续有不少地方,如广州、郑州等地区放开了投资类企业注册,重新注册、成立和备案一个新的管理人身份并非难事,长期来看,这种趋势不可延续。
首批券商私募及另类投资子公司会员名单出炉,10家已完成备案
2016年12月30日,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私募基金子公司管理规范》及《证券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管理规范》,分别从设立要求、业务规则、负面清单、内部控制等方面对私募子公司和另类子公司经营进行约束。按照规范,私募基金子公司不得从事与私募基金无关的业务。经证券公司整改方案确认及相关子公司申请,中国证券业协会在4月7日公布第一批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及另类投资子公司会员名单,包括国信证券、平安证券在内的54家券商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及9家券商的另类投资子公司。格上理财数据显示,此次证券业协会公布的63家公司中,已有10家机构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来袭,326家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仍有高管未获得从业资格
4月5日,协会公布了2017年度基金从业人员资格考试5月预约式考试信息,考试时间是5月20日,报名从4月5日-5月9日。基金从业资格是进入私募基金行业的“敲门砖”、“入门必备”,私募证券管理人要求高管人员应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否则将面临注销危机。此外,协会还宣布4月5日起全面启用“私募基金从业人员”注册管理功能,高管人员在拿到从业资格后要在“从业人员管理平台”进行注册。然而,据格上理财统计,截至目前仍有326家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有高管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而面临整改危机。
第13批失联私募公示,76家私募机构集体玩失踪
4月6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第十三批失联私募机构名单,涉及到北京厚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76家机构。
截至2017年3月24日,协会已将北京中金美林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102家机构列入失联机构名单,并在协会官方网站私募基金管理人分类公示栏目中予以列示。依据协会的公告,上述102家机构中,有70家机构已被注销登记;有2家机构已自行申请注销登记。
私募行业进入加速分化期
尽管今年2月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到11万亿元,再次突破新高,同时私募产品数量也逼近5万只,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数量庞大且集中度低的私募行业正步入加速洗牌的分化期,资金与人才进一步集中于股权私募基金,另一部分大私募开始进军公募业,而一大批小私募则将加速被淘汰。小私募越来越难以为继。格上理财数据显示,基金业协会2016年共注销1283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随着监管新规的落地,发行渠道的迅速凋零,小私募想在一夜之间做大规模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
二、 阳光私募机构最新市场观点
1)弘尚资产:雄安新区—全球新发展模式探索的“中国样本”
年初以来,受国内实体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和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逐步消退的影响,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以美元计价)环比改善,短期外汇储备余额得到一定改善。
海外方面,3月份非农就业人口增加9.8万人低于市场预期,创十年来新低水平。
从短期看市场可能高估“雄安新区”影响,而长期来看则可能低估新区设立对于后续京津冀一体化及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影响。
外部冲击及地产调控升级对于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影响略偏负面,市场整体走势仍然以区间震荡,存量博弈为主。
2) 银叶投资:资金短期压力缓解,把握阶段性交易机会
资金面方面,上周一至周五央行连续五天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并净回笼1000亿元,央行保持中性的态度,预计资金面将继续保持紧平衡。
在汇率变动上,人民币汇率整体上仍处在趋势性的贬值通道中,二季度仍可能出现压力释放的情况,货币政策难放松。
海外方面,美联储公布的3月FOMC会议纪要重点讨论了收缩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问题,国内债市承受的压力或加大。
从市场层面看,未来市场仍存上行空间,可布局质地优良的雄安新区、一带一路及国企改革概念标的。
3) 暖流资产:市场如期反弹,下周起逐渐兑现收益
对于宏观流动性,预期美联储每一次加息操作都会引发央行的对应性调整,将系统性压制A股市场估值,A股市场走势将演变为盈利回升与估值抑制的博弈局面。
本周A股市场如期反弹,雄安新区概念是催化剂,并非趋势反转因素,行情上升空间不大,量能突破有限。
受高基数因素影响,PPI、工业增加值等同比增速或略有放缓,整体投资增速也有望出现回落,但基建投资仍会保持较高增速,制造业投资增速料将继续回升。
市场短期震荡格局难改,二季度短周期可能回落,创业板的杀估值行情尚未结束。
4) 泓信投资:近期影响A股的核心仍然是国内流动性的边际变化和政策预期
预计CPI增速将维持低位,PPI增速将拐头向下。
关于股票市场,预计近期影响A股的核心仍然是国内流动性的边际变化和政策预期,市场依旧将维持震荡和分化的格局。
海外方面,美联储开始收缩资产负债表,预计将是一个缓慢而且可预测的进程,非农新增就业仅9.8万,预计并不会改变美联储加息的进程。
关于债券市场,目前长期利率债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投资者可以密切关注商业银行在利率债一级市场的配置需求,未来一级市场利率可能引导二级市场利率逐渐下行。
三、阳光私募机构调研动向:私募调研量环比减少近30%,电子、机械设备再成重点
本周,尽管中东局势骤变,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但“雄安”概念刺激了市场神经,一带一路强势,题材股活跃,节后A股市场走向“三连阳”,上证综指上涨1.99%。格上理财发现,受清明小长假影响,在本周仅有的3个工作日中,私募机构的调研量也受到影响,本周共有24只个股受到私募机构调研,与上周(34只)相比减少了近30%。
据格上理财统计,在私募机构调研的个股中,中小板关注度占比(50%)与上周(66.67%)相比大幅减少,而主板(20.83%)和创业板(29.17%)关注度均有回升。行业方面,电子、机械设备继上周后又一次成为调研重点,分别有4家上市公司迎来私募调研。
格上理财发现,本周个股“乐普医疗”受关注最多,在私募调研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吸引了20家私募机构前去调研。据格上理财了解,“乐普医疗”是一家专业从事冠脉支架、PTCA球囊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及压力传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公司2016年年报中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2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40%,业绩符合预期,器械和药品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同时,董事长多次增持也彰显对公司发展的信心。格上理财发现,截至今日,该股自3月31日以来股价连续上涨了6.15%,同期沪深300上涨了2.35%。
四、阳光私募业绩表现:股票策略平均收益垫底
上周市场走势以调整为主,成交量有所放大,上证综指下跌1.44%,创业板指数下跌2.94%。临近季末,流动性的短期扰动与市场预期的分化使得市场情绪较为谨慎,仅银行板块小幅收涨,市场风险偏好的急剧下降。债市方面,债券市场窄幅震荡,10年期国债利率小幅上升2个基点,10年国开债利率基本与此前一周持平。从各策略的业绩表现来看,上周(2017.03.24-2017.03.31)除管理期货策略取得正收益外,其余策略都以负收益收场。受市场行情影响,上周股票策略周收益垫底(-1.33%),产品正收益占比也仅为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