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冲规模银行系基金公司优势明显

互联网

证券时报记者 李沪生 项晶

临近年底,基金公司冲规模的压力如约而至,机构委外资金被基金寄予厚望。而同样面临考核压力的银行开始撤回资金,基金公司规模收缩。就在这个艰难时刻,银行系基金公司的优势越发凸显,在资金、人力上都得到了股东的大力支持。

华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渠道部人士透露,近期资金面紧张,基金公司都在为年底冲规模奋战。银行也要面对年终考核,双方对委外的态度都非常谨慎。记者了解到,近期银行等机构大规模回收委外资金,多家以通道专户业务为主的基金公司规模缩水。“银行等机构考核临近,在这个阶段他们更愿意将资金从非公募业务转到公募业务上。”上述华南基金公司人士透露。

华北一家小型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公司以专户业务为发展重心,依靠委外业务规模得以增长。三季度公募业务规模不到200亿元,而专户已突破1千亿,专户业务的收缩将会影响公司接下来的发展布局。

华南某小型公募人士坦言,小公司在渠道和投研力量上无法与大公司抗衡,在去年的委外潮之中,公司本想重点发展机构业务,“养活”自己。但3月份委外新规开始实施,全年的发行计划被打乱。“去年机构业务发展较快,公募和专户规模都有较大突破,公司保留了很多壳资源,计划今年发行10~20只新基金,但现在只发了三四只。”

据了解,根据今年3月开始实施的委外新规,发行定制基金需公司自有资金出资1000万元,这令很多基金公司望而却步。

得不到委外资金青睐的公司生存艰难。上述华南基金公司人士坦言,对于小公司而言,如果没有强大的股东支持或者出色的投研业绩,很难在委外业务上分得一杯羹。“小公司主动管理能力一般较弱,主要靠固收。但是今年债市不佳,货币基金也做不过大公司,很难留住客户。”

委外新规之下,银行系基金公司的优势更加明显。一家四大行旗下的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对记者坦言,公司在年底前仍有数只定制型基金的发行计划,资金来自股东。“银行股东会有配置上的需求,而且规模很大,往往达到上百亿,今年成立的委外基金较以往更大。”

除了资金上的支持,银行系股东还向旗下基金公司输送“有用”人才。一家银行系小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今年公司的公募规模增幅较快,主要是货币基金的增量。“股东在投研人员输送和渠道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原来公司市场部只有三四个人,后来股东方派了十几个人过来,大多具有较强的渠道资源和销售能力。”

银行系基金公司的发展让其他基金公司羡慕不已。一家小型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如今面对严格的委外新规,业绩和实力均处弱势的小公司基本没戏,只能另寻出路。“FOF是今年公司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公募基金行业而言,新品种、新思路会给小基金公司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例如此前的定向增发业务成就了一些基金公司做大做强。”该人士继续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投研销一体的FOF管理团队搭建等工作,上报了几只公募FOF,希望通过公募FOF这片‘蓝海’,闯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