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迎复苏之年 基金看好结构性机会

互联网

去年以来,国家频频发布医药改革政策,吹向医药行业的暖风一直未间断,医药行业迎来巨大机遇。业内人士预期,未来五到十年,医药行业将大概率呈慢牛行情。此外,医药作为一个长期稳定增长的行业,行业估值一直优于其它周期性行业。目前,在蓝筹白马的带动下,成长性高、业绩增速稳定的医药行业是否迎来布局时机,以及如何抓住医药上涨行情,是投资者关注的话题。近期,基金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医药主题,记者近日采访相关基金经理,详细解读其中蕴藏的投资机会。

 基金积极布局医药行情

今年上半年,蓝筹白马异军突起,但基本面一直在持续改善且有防御功能的医药股多数处于滞涨状态。随着中报披露窗口期的拉开,医药龙头公司的价值再次被多家研究机构关注。而且,随着政策陆续出台,变革中的医药行业机会更多,医药主题受到基金青睐。

据悉,近期多只医药主题基金顺势发行。华泰柏瑞基金日前公告称,公司旗下首只医药行业主题基金——华泰柏瑞生物医药混合型基金拟公开发售,募集期自7月17日至8月11日。据了解,该基金由华泰柏瑞资深基金经理徐晓杰掌舵。“这只基金八成以上仓位投资于生物医药行业相关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对于未来医药行情走势,徐晓杰认为,2017年是医药复苏之年,老龄化带来的需求增长、医疗改革和创新带来的契机,都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中长期来看,行业内蕴藏着诸多结构性投资机会。此外,在上半年行情中,医药板块滞涨,涨幅低于其他消费类板块,后期补涨的可能性也较大。从2005年以来的指数表现看,医药行业整体估值水平目前正处于历史中低位,是一个比较好的配置时点。

信达澳银的绩优基金经理李朝伟也认为,医药行业目前估值基本合理,增速约为GDP增速的两倍。作为长期稳定增长的行业,医药业确实会比其他的周期性行业或者偏基础制造的行业估值要高些。未来,预期其在估值没有大幅下跌的情况下,每年会有20%-30%的业绩增长。

不过,徐晓杰指出,目前,医药行业的增速并不快。“预测未来会出现结构性机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一些有很强创新研发实力的公司会有优势。尤其是那些生产相关领域没有或缺乏、临床又急需的稀缺性药物的药企,其增速和市场空间较大。”

无独有偶,广发基金旗下的广发医疗保健基金也正在公开发售中。据其招募说明书介绍,基金主要投资于医疗保健行业上市公司,具体包括两类公司:一是主营业务从事医疗保健的上市公司;二是当前非主营业务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隶属于医疗保健行业,且未来这些产品或服务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或为主要收入或重要利润来源的公司。

看好普药和医药商业两大领域

今年以来,医改继续纵深推进。未来几年,我国医改主要集中在医保控费、提高行业竞争力和改善居民就医环境三个方面。控费政策主要有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医院药占比下降、医药分家、两票制等;提高行业竞争力方面,将主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高药品质量,通过审评审批改革、标准的提高和规范化提高行业集中度;改善居民就医条件方面,主要有分级诊疗等政策。

把握变革下的医药投资机会成为业内共识。在基金经理看来,医药行业有其独特的产业属性。“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在于人命攸关,要十分严谨,不能像其他行业可以讲故事,而是要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另外,医药公司同质化很小,个体差异很大,要一家一家看。”徐晓杰强调。

对于比较看好哪些细分领域的发展潜力,徐晓杰表示:“主要为目前竞争激烈的普药市场以及变化最大的医药商业领域。国内医药市场很重要的一块就是普药市场,目前市场竞争惨烈,企业都在比拼价格,已经出现恶性竞争,导致资源浪费严重。但是,未来仿制药市场格局会进一步改善,集中度会提升,优胜劣汰下或出现一批较好的投资标的。”

其次是目前市场比较关注的医药商业领域,其中,两票制是焦点。“两票制的推广大大缩短了流通环节,其内容是生产企业到商业是一票、商业到医院终端是一票,只允许开两次发票。过去,从厂家到医院可能要经过七八家甚至是十几家医药商业公司,这种情况以后会消失。实际上,两票制的推行就是为了规范药品流通,减少流通环节,对药品从出厂价到终端价加以控制。此外,受益于分级诊疗和处方外流,医药零售行业有望加速发展,在整个药品消费市场中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徐晓杰表示。

在徐晓杰看来,哪里有变化哪里才有机遇。“过去,医药商业企业更多的是发挥配送作用,就是把药从生产企业运到医院,垫资汇款整个流程就结束了。未来,两票制落地后,医药商业的角色势必要改变,服务功能要更丰富;在医院采购方面,要更高效地跟踪医院用药需求,包括采购配送安排、医生教育、学术推广、用药以后的患者反馈、事后的质量监督都要做好。随着其功能的充分发挥,盈利能力一定会提升。”

谈到标的选择标准时,徐晓杰表示:“医药板块要自下而上来看,选择时首先要看专业医药公司的研发实力,科技含量、研发实力最重要。二是看企业的销售能力,因为药品从生产到被患者服用是一个复杂过程,整个医药产业链相对封闭、壁垒较高,一些企业的产品很好,但就是销路不佳。三是看企业的管理能力,费用控制是否合理,员工激励是否做到位。”

(:赵艳萍 HF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