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红包行情"要来了!看看公募私募都咋布局的?两类股最受关注

中国基金报

【导读】一些公募私募机构的看法。一、公募基金积极布局两会“红包行情”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越来越近,资本市场也逐渐进入“两会”周期。作为主题和概念板块密集表现的时间窗口,多家公募基金公司也在积极布局即将到来的“两会”行情。多家公募基金经理称,“两会”行情将重点布局与经济复苏相关的周期股,“两会”利好的国企改革、“一带一路”等主题投资。

“两会”或酝酿红包行情

一年一度的“两会”给资本市场带来主题投资的窗口期,无论是2015年的互联网+,还是2016年的供给侧改革,都让资本市场相关标的站到“风口”,获取可观的上涨收益。

近日,广发证券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从历史数据看,从2000年至2016年17次“两会”召开,A股市场在“两会”前1个月确有明显的上涨行情且小盘风格明显。这项研报数据显示,上证综指、中小板及创业板等主流指数在“两会”前1个月都有较大涨幅,尤以创业板表现最为抢眼,创业板指数自2010年发布以来,“两会”前1个月的平均涨幅为8.2%,在过去7年时间内,“两会”前1个月上涨的比例为83.3%。

华南一位大型公募混合型基金经理表示,从历史看,春节后到两会前后,A股市场大概率会相对活跃,主题及板块性机会比较多,存在明显的“两会行情”,如果能抓住机会,是每年春季中难得的赚钱行情。

北京一位中型公募权益类基金经理也认为,“两会”通常是各项政策、产业规划的密集讨论期,与会议相关的主题和概念股受此利好,在资本市场通常会有不错的表现,尤其是以题材股和概念股集中的中小板、创业板股票更会产生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然而,也有基金经理认为,“两会”催生的行情多是短期的,并不值得刻意参与。北京一位价值型基金经理认为,“两会行情”大多是短期行情,很多政策预期发布后,题材股炒作也开始“见光死”,公司不会刻意去参与短期的投资,还是会基于基本面去选择价值股。

周期股和国企改革主题最受关注

多家公募基金经理称,“两会行情”将重点布局与经济复苏相关的周期股,政策利好的国企改革、“一带一路”等主题投资,主要投资逻辑是政策催化剂产生的“红包行情”。

北京上述中型公募权益类基金经理认为,重点看好大消费板块,既包括医药、食品饮料等传统消费,也包含旅游、传媒等新兴消费;同时,公司对高端装备、国家信息安全、环保节能等代表未来国内经济转型方向的行业也保持足够的重视。而在“两会”行情的主题投资方面,该基金经理重点看好改革主题,具体既包括微观层面的国企改革,又包括宏观层面的制度及生产要素的改革等。

华南上述大型公募混合型基金经理表示,今年“两会”最主要的投资逻辑还是政策催化剂比较多,相对看好的主题或板块包括:一是供给侧改革相关的钢铁、水泥、有色、机械等;二是“一带一路”相关的工程建设、港口、交运等;三是国企改革相关的地方国企;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关的环保、消费等主题板块等。

虽然在投资领域偏爱价值股投资,但上述价值型基金经理也认为,一季度会重点配置顺周期的板块和国企改革、“一带一路”等主题投资机会。

该基金经理称,“一季度,我们比较偏基本面去选股,去年底至今,上游周期股对经济基本面拉动数据可观,但从库存、盈利角度来看,2017年二季度以后经济数据会变差。因此,在投资布局上,一季度,我们主要会配置一些与经济复苏相关的银行、上游涨价的周期股品种,以及政策利好的国企改革和‘一带一路’主题投资机会,二季度则会重点配置消费、医药等股票,增强组合的防御性。”

二、私募投资经理:春季行情可期但空间有限

春节节后首周,A股市场持续上行,当周上证指数累计上涨1.8%。春季行情是否依然可期?还有多大空间?多位受访的私募人士认为,虽然短期反弹尚未结束,市场风险也不大,但春季行情空间有限。多家私募建议,现不需太过关注指数,而要关注结构性问题,从下至上精选个股。

反弹尚未结束但空间有限

龙腾资产董事长吴险峰认为,节后市场情绪好转,这是属于A股市场特殊的春季行情。“一般春节后都会有一定量的资金需要在证券市场进行配置,同时由于两会前政策暖风频吹,市场风险偏好都会偏高,至少不会有大的利空。”综合这两个因素,吴险峰暂时对两会前的市场行情看好。

虽然看好短期市场走势,但多家私募表示,这轮上涨本质上依然是震荡市中的一轮修复性反弹,而非趋势性向上,因此向上的空间有限。悟空投资董事长鲍际刚认为,市场受到很多约束,如没有增量资金,整个外围形势也不明朗,经济情况、资金供给利率拐点等都受到影响,因此并没有大的趋势性机会。深圳翼虎投资总经理余定恒也认为,当前春季行情的可持续性存疑,要有一波趋势性的上涨行情,需等到经济复苏的拐点出现。

即便如此,但由于市场的宏观风险并不大,意味着向下大幅波动的风险也不大。因此,不少私募选择在这波春季躁动中积极加仓。“在这种行情下看反弹幅度,只需要研究波动性和结构性问题。不需要太过关注指数,应更多去关注结构性问题。”鲍际刚称。据了解,龙腾资产已把仓位提高到八成,而悟空投资也将仓位提高到七成。

私募投资标的现分化

多年来,有可能成为“两会”议题的行业和主题一直是春季A股市场追逐的热点。而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个别两会主题板块已经陆续启动,不少私募进行了相应的布局。

鲍际刚表示,在悟空投资七成仓位中,大的头寸都在周期性产业上。虽然近期周期性产业已有不错的涨幅,但目前依旧看好,所以会继续持有。朱雀投资也认为,A股“春耕”可关注四大方面:国企改革、农业供给侧改革等改革受益的领域;周期、消费医药等传统行业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公司;国内中上游行业中如交通运输、建筑建材、工程机械、化工、有色煤炭、金融等领域行业龙头;“新经济”行业,如消费+医疗保健+信息技术+电信。

不过也有私募表示,受供给收缩支撑股价上行的行业,如钢铁、水泥,其上涨的可持续性存疑。吴险峰表示,龙腾资产八成仓位配置面比较广,以军工为主,包括资源、教育、互联网等行业,但主要参与的还是由市场需求拉动的行业,并没有参与水泥、钢铁等供给收缩行业。“虽然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这些供给收缩行业的股票表现更佳,但也只是短期的价格上涨,后期可能有回调风险。而从需求拉动角度来选股,企业的价值才能得以持续。”

三、私募逢低布局优质成长股部分仍偏向价值蓝筹

在中小创大幅调整后,部分私募认为调整已接近底部,开始布局一些估值合理、确定性较高的优质成长股。但也有私募认为,成长股行情还要再等一等,在新股加快发行、市场炒作之风减弱的情况下,今年蓝筹股的机会更好。

私募料定今年成长股机会

布局估值合理优质品种

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的部分私募人士认为,成长股在经历了去泡沫过程后,部分标的已经具备了一定吸引力,可以着手布局,尤其是那些估值合理、业绩增长较确定的股票,今年会有好的表现。

“2016年是成长股去泡沫,价值股上台阶。今年去泡沫的过程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但已接近尾声。部分成长股已经有一定吸引力,到了可以买的时候。”上海汇利资产总经理何震告诉记者。

何震认为,目前创业板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优质优价股已经显现出来了,但劣质劣价的股票还没有现原形,会继续去泡沫。“今年宏观比较吃紧,在没有系统性机会的前提下只能选个股。价值股已不便宜,市场该买的也买得差不多,而一批成长股在被割得差不多后,到达常态化估值的底部,抛压已经没有了,进入价值区间。”

华东某大型私募的投资经理也表示,今年利率上升,资金面收紧,市场以震荡为主。一些有较高业绩增长的优质成长股,市值和估值都比较适中,赚钱效应较强,而蓝筹股的市场机会则不大。“今年市场可能和2012年类似,风格转向一批业绩增速较高、估值合理的优质成长股,这些股票一般估值在20到30倍左右,市值几百亿。”

关于创业板,上述投资经理认为,目前创业板调整接近底部,估值已降到2014年前后的水平,部分股票已经可以买了。但如果外延式增长的逻辑被打破,企业盈利增速回落,未来估值还可能会继续往下走。

私募已经在医药、通信、环保等多个领域挑选股票,加大仓位布局。“以前谈成长就是看热度,现在谈成长会以非常挑剔的眼光来看,把里面的水分挤干,这是件好事情。”某资深私募圈人士表示。

何震表示,已着手布局通信、苹果产业链、环保、医药等行业板块的优质个股。“软件、传媒股仍然偏贵,我们手里拿的一批成长股,有些动态市盈率只有十几倍,比如通信行业的有些公司现在订单很多,能维持几年的增长;此外,苹果的手机等销量好于预期,产业链上的一些公司值得关注;另外部分有稳定增长的医药股率先进入估值区间,有些环保股、PPP模式的公司订单很多、会出现一个业绩兑现的过程,只要没有暴涨的就可以考虑。”

前述华东私募投资经理则表示,目前仓位已有八九成,看好内生性增长的成长股,主要布局在小间距LED、医药流通、跨境电商等细分领域,因为现在外延式并购重组受到政策影响较大,还在估值消耗阶段,而内生性的成长股估值比较平稳,股价受到业绩带动,会有相应表现。

部分仍坚持蓝筹价值方向

然而,也有私募表示,部分成长股估值尚未回到合理区间,需要再等一等,今年仍然看好价值、蓝筹方向。

上海世诚投资总经理陈家琳表示,今年的投资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业绩、分红比较稳定、估值合理、偏价值的股票,比如银行、金融服务、食品饮料、白酒等;二是国资国企改革标的。这两类方向有很大重叠,偏蓝筹股是今年布局的重点;三是部分成长股,比如医疗服务领域,有些公司受大环境影响,去年没有太大表现,但基本面不错,估值接近合理。陈家琳强调,有些成长股还没有真正回到令人舒服的价格,情愿再等一等。

陈家琳告诉记者,今年更看好国企改革的阶段性机会。“去年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都把促改革放到了重要位置。2017年被定义为国企改革见效年,尽管全面开花结果还没有那么快,但应该有很多预案和交易落地,从央企到地方国企、从垄断行业到竞争性行业都有。据我们观察,长三角、上海的国企改革动作很多,包括核心员工持股、引入战略投资者、资产注入、整体上市等,或多或少会对企业业绩有所提升。”

在国企改革里面,陈家琳更看好蓝筹、大市值公司的机会。“以前投资国企改革都爱炒小市值公司,但我觉得今年可能大市值公司更有机会。因为从边际变化来说,大公司体量足够大,能引起更强烈的效应,小公司影响则有限。比如千亿市值的公司,国资占比很高,拿出部分股权来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影响会很大。”

上海某百亿私募机构投资经理也表示,今年依旧看好蓝筹股机会。一方面是由于现在资产荒的逻辑没有打破,实体经济不景气,银行、保险、财务公司等拿出资金做多元化配置,他们要求稳定的收益,而主板里的优质资产会受到他们的青睐;另一方面,创业板、科技类的一些企业估值仍然偏贵,而且新股发行节奏很快,未来市场炒作的风气会变弱,中小市值股票估值难有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