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蹭热点发产品:成则赚得盆满钵满 败则基金迷你化面临清盘风险

互联网

摘要 中国基金业发展近二十年来,基金市场从最初的五只封闭式基金扩容到近四千只;基金产品种类不再稀缺,基民的注意力更稀缺。注意力稀缺时代,“蹭热点”营销成风,公募基金也不例外,跟风热点行情设计的产品层出不穷。近日,雄安新区热度持续不减,相关热点主题基金也将发行。 中国基金业发展近二十年来,基金市场从最初的五只封闭式基金扩容到近四千只;基金产品种类不再稀缺,基民的注意力更稀缺。注意力稀缺时代,“蹭热点”营销成风,公募基金也不例外,跟风热点行情设计的产品层出不穷。近日,雄安新区热度持续不减,相关热点主题基金也将发行。

公募基金“蹭热点”利于产品发行,但热点有生命周期,成则扩大基金规模赚得盆满钵满,败则基金迷你化,面临清盘风险,甚至清盘。

公募蹭热点花样多

所谓热点,指广受关注的人或事。公募基金蹭热点主要围绕热点行情、热门人物、重大方针政策去设计发行产品。第一个蹭热点成功的机构,将引发同业纷纷效仿。

蹭热点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是首个推出创新业务的基金公司取得巨大成功,其业务形式将成热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余额宝,走红后各家都推出宝宝类产品。分级基金火了,就跟风做分级基金。第二是蹭热门行情、重大事件去发产品。军工行情来了,军工主题的基金遍地开花。人工智能引各界关注,人工智能基金便应运而生。第三是明星基金经理的热点效应,这种热点不易复制,主要是公司内部蹭热点,趁明星基金经理光环未退去时迅速发新产品,近几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任泽松,任泽松被评为2013年度的明星基金经理,中邮基金迅速在其光环闪耀时发了两只新产品:中邮核心竞争力混合与中邮双动力混合。

余额宝成就天弘基金为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众多基金公司跟随包装货币基金为宝宝产品。但是,余额宝不可复制。记者梳理近百只余额宝类产品数据发现,有的宝宝类产品的规模已跌破两亿,申万菱信收益宝货币的规模2016年底甚至低于5000万,逼近清盘线,数据见表1.

军工、一带一路、定增等行情火爆,不少基金公司蹭行情热度发了相关主题基金。这些热点有持续性的行情机会,基金产品规模不小;有些热点从产品成立就注定基金迷你化,比如人工智能。尽管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今年将迎战阿尔法狗,人工智能又将火一把,但人工智能领域还未诞生牛股,资金流入得少。记者整理数据发现,前海开源去年5月4日成立了人工智能主题混合基金,不到一年,规模逼近5000万的清盘线。融通基金4月10日成立人工智能指数基金,基金规模刚过2亿的线。数据见表2.

为何都爱蹭热点

成功者总是少数的,“多数基金公司根据行情热点设计产品,设计出来找渠道发行,不充分研究是否适合渠道的客户,募集效果不理想,造成发行成本高,甚至亏损。这样蹭热点做的产品有的成立不到半年就面临清盘。”北京一家小型公募基金的市场人员告诉记者。

基金公司爱蹭热点,客户并不一定买单。“我们一般不去追热点,除非长期持续的,我们坚持投资的理念,为实体经济服务,不是投机。”北京一大型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北方区总经理表态。

蹭热点初衷都是好的,却不一定都能成功,为何机构都爱蹭热点?“追热点有两个目的,一是产品好发;二是若能赶上行情,有了底仓后面操作会更加灵活。”北京一基金代销平台合伙人表示。

除了趁热度好发产品的因素,蹭热点也有利于发掘牛股。比如雄安主题基金,“雄安影响深远,对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可能不只一两倍。另外,炒作是免不了的,但长期来看,这里面会诞生一批牛股。这批牛股将由业绩驱动,业绩驱动是根本。”上述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北方区总经理如是说。

热点有生命周期

蹭热点是门艺术,更是技术活,公司是否具备蹭热点的优势,能不能赶上基金热点,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第一是热点持续的时间。“热点持续时间有长有短,从热点的持续时间上来讲,比如五年规划,大消费、雄安新区等,这种热点持续时间会相对较长,也便于一些基金公司进行配置。”有些热点持续一年左右的时间,便引起监管层的注意,后面跟进则无意义,例如银行委外。

第二是基金公司自身的一些产品通过的效率。由于基金公司自身原因,每家公司在证监会报备通过的效率不一样。“比如老牌基金公司,在报会的时候可能两三个月就可以,证监会的报备,银行托管、路演、销售等进行排期,都需要时间。大公司实力强,可能2个月就搞定,小公司可能就要半年甚至更长,短期热点就错过了。”上述基金代销平台合伙人告诉记者。

(原标题:基金公司蹭热点发产品:成则赚得盆满钵满 败则基金迷你化面临清盘风险)

(:DF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