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FOF虽好但基民买账吗 前途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

采编

由于行业内大类资产配置人才急缺,投资者教育薄弱,要想发展出中国特色的FOF体系并非易事。

随着公募FOF指引在我国最终落地,公募正式升级到2.0时代,由此前的发产品到以后做服务,从此前的做投研到以后做大类资产配置,公募行业或将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和行业洗牌期。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大类资产配置是资产管理时代的发展方向,公募FOF的发展前景非常值得看好。未来,随着公募FOF的发展,公募基金公司及产品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指数类产品规模可能会激增。然而,由于行业内大类资产配置人才急缺,投资者教育薄弱,要想发展出中国特色的FOF体系并非易事。

FOF将拉动公募规模促进特色化发展

多家公募人士认为,FOF指引的推出有望推动FOF基金在国内快速发展,公募FOF的前景非常值得看好,不仅会公司产品管理规模,也可能在FOF时代促进公募基金公司及产品的特色化发展路径。

华夏基金有关人士认为,证监会发布FOF指引,意味着FOF基金的大幕正式拉启。近10年来,FOF基金在美国等成熟市场迅速增长,占有10%的市场份额。随着投资者理念逐步成熟,国内投资者对资产配置的需求越来越迫切,FOF基金很可能在中国快速发展。

该人士称,“不同于传统基金专注于选股, FOF基金更侧重大类资产配置,不只投资股票,还投资于债券等不同资产大类,这不仅有利于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配置投资需求,有效分散投资风险,并有利于壮大机构投资者。”

富国基金相关人士也分析,从机遇方面看,一是小基金公司如果有更好的FOF管理理念和业绩,有机会扩大规模;二是业绩优秀的股基和债基更有可能进一步获得资金青睐,进而引发“马太效应”;三是ETF类、指数类产品的规模未来可能会激增。

该人士认为,公募FOF推出之后,上游的机构理财或保险资金较前几年将受限更多,对FOF也更为渴求,可能未来将更多通过FOF方式进入市场;而对下游的公募基金的分工将更为专业化,促进整个公募行业产生更多细分工具性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会更加清晰,基金公司和产品的差异化也会越来越大。

北信瑞丰基金一位市场部副总表示,公募FOF的前景非常值得看好,毕竟未来大类资产配置是资产管理时代的大方向。从公司的发展角度看,如果做外部FOF也可以拉近同行之间的业务往来和了解,产生很多的同业交叉点。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也认为,公募FOF的发展机遇在于国内公募基金产品无法满足投资者需求,市场对这类产品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

FOF接受度仍待市场考验

虽然公募FOF指引出台引发市场一片叫好,但公募FOF的真实市场接受度和效果仍待考验。当前,市场上对境外FOF,尤其是美国FOF的介绍最多,但美国FOF的发展模式是否适合中国国情呢?国内FOF发展的路径该如何选择呢?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公募FOF要真正落地,仍面临市场适应性、资产配置人才缺乏、公募FOF管理人收益来源、产品特色化等诸多问题和挑战。

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群航分析,在美国主流的FOF产品中,如目标周期、生命周期产品在国内有可能是行不通的,此前我国发行过生命周期的产品,但在市场上销售惨淡,通过FOF形式推出此类产品,前景仍不容乐观。

江赛春也认为,公募FOF真实市场接受度仍待考验:一是国内基础市场的状态、投资者结构都与成熟市场,如美国有很大差异,美国公募FOF解决的是机构客户养老低费率和分散配置资产的需求,这个需求在国内并不完全一样;二是在投资层面,公募FOF所需要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和基金选择能力等核心能力行业都相对稀缺,业内真正具备FOF投资能力的基金公司并不多。

具体到国内该如何落地公募FOF,王群航认为,从当前市场情况看,公募FOF落地估计是两个路径:一是做内部FOF,一是专门做被动式产品,主要配置指数基金或ETF基金。

王群航称,“从国内FOF落地的初期阶段看,预计国内FOF主要以内部FOF和被动产品为主,因为当前公募普遍缺乏专业的基金研究员,缺乏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的人才队伍,只能从熟悉的内部产品,或者结构简单的FOF产品来率先落地。”

从记者前期的调研来看,多数产品线健全的大公募公司确实是以内部FOF 为主。

在安志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马永谙看来,公募若以内部FOF为主要模式,还存在利润来源的问题。

马永谙称,“公募FOF以内部FOF为主,若不能收管理费,公募FOF的管理人从哪里获取收益?FOF本身是投资顾问服务,但无法收取投资顾问费,也不能违反双重收费原则收取管理费,只能从销售端分一杯羹。第三方FOF机构还可以去收管理费,在收费问题上可能还需要继续细化。”

另外,如何将公募FOF做出有别于公募的特色产品,也是业内关心的问题。

在江赛春看来,公募FOF需要发展成为有特色的产品,不能只是“换汤不换药”,公募FOF面临更重大挑战或是面向个人客户,那就需要解决公募基金的投资缺陷,限制FOF双重收费,这很可能造成FOF“换汤不换药”的结果,也难以配置到真正有效的投资资源。

“FOF如果不能适应国内市场现实,有可能会成为公募基金的更名版,难以取得相对于公募基金更大的市场认可度,”江赛春称,“公募FOF如果体现不出相对于公募基金的优势,就会变成产品营销的概念,有的公司卖不动基金就去卖FOF,这个产品就可能供给方热、需求方冷,对创新提供的激励不足。公募FOF真正应该做的是在运营和机制上提供灵活性,鼓励去做市场真正需要的创新。”

“公募FOF是业内期待的大事,但新生事物必然面临各类挑战,在公募FOF发展初期,不妨把困难想多一点,把FOF真正做成让客户欢迎、解决当前公募基金投资痛点的产品。”江赛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