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太火热 公募基金叹息“几近失去安全垫”

采编

当前,定增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一方面,定增市场火爆,今年有望再创新高;另一方面,折价率的提高令定增股含金量不断下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普遍九折的定增价已经近乎鸡肋。当前,定增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一方面,定增市场火爆,今年有望再创新高;另一方面,折价率的提高令定增股含金量不断下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普遍九折的定增价已经近乎鸡肋。

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安全优质的投资方式自然会成为市场追捧的“香饽饽”。今年以来,定增市场“供需两旺”,不仅规模有望创下历史新高,中标定增标的的基金数量也不断攀升。私募、券商资管、公募普通基金、定增基金、专户等纷纷入场抢食定增标的,定增市场也呈现出群雄逐鹿的局面。然而,随着定增折扣的大幅收窄,投资定增的性价比不断下降。

 定增市场供需两旺

不论从定增的数量还是募资规模,今年定增市场都有望再创新高。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共实施了827次定向增发,共计募资1.27万亿元;而据今年上半年的不完全统计,已实施的定向增发有364次,募资规模近8000亿元。

从需求端来看,公募基金通过定增买入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中标上市公司定增的基金数量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记者梳理公募基金公告数据发现,2016年4~6月,公告参与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募基金数量分别为29只、34只、35只。而截止到7月9日,公募基金在不到月度1/3的时间里,已有17只产品中标定增标的,市场的参与热情可见一斑。

北京某公募公司专户投资经理向记者表示,在当前市场做投资不太容易,尤其是管理“绝对收益策略”的专户产品,参与定增是当前低位震荡市场的有效策略,只要有好的标的和较好的折价,他们都愿意去参与。

据了解,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公募普通基金、定增基金、基金专户等都在争抢定增标的,呈现群雄逐鹿的局面。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新成立的定增主题基金已经有6只,募集规模达106.68亿元。其中有不少目前还在建仓期,“抢项目”成了常态。

九泰锐智定增基金经理刘开运认为,虽然定增主题基金的募集规模多达百亿元,但相对于上半年上千亿规模的定增市场仍旧很少,各类资金对定增标的争夺激烈,但定增项目也多,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格局。

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投资总监、研究业务负责人邱杰也表示,定增市场大发展的原因有二:一是近年参与定增投资普遍收益不错,且相对有保障;二是由于IPO进度缓慢,诸多公司选择通过被并购证券化,并购浪潮催生了大量的定增投资机会,其中优质品种的一二级市场价差使得参与定增有比较明确的收益空间。

折扣下降

定增投资渐成“鸡肋”

然而,定增市场的“供需两旺”也导致投资定增的性价比正在下降。

北京某公募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国内一家优质TMT公司最近定增报价就是二级市场价定价的九二折,但这个报价只是参与的门槛,要想最终拿到标的,至少需要喊价到九六折附近,九五折就可能遭遇流标。

该基金经理称,“我测算了一下该公司停牌前20个交易日的价格,如果按照九六折的价格拿票,20个交易日里面有9个交易日都是低于定增价的,如果二级市场轻微波动一下,或者直接在二级市场逢低建仓,机构参与定增的折价优势就不存在了。”

在部分优质定增标的折价率降低、市场价差收窄的大背景下,选择高折价股还是质地优良但折价少的标的就成为摆在基金经理面前的两难选择。

刘开运表示,理论上而言,上述两类投资标的他们都会考虑,在折价问题上,他们追求相对较高的折价率,不会去投价格太高的项目。但股票质地对股价未来表现影响很大,行业景气、质地较好、公司基本面扎实的股票更值得布局,在行业上他们比较偏好增长预期相对确定的医药、消费服务、高端制造等行业。

“如果定增标的折价太少,与二级市场价差太少,定增投资的优势确实会小很多。”刘开运称,“但相对券商、私募、专户投资的定增,公募投资定增项目会相对分散,风险也要小一些,有一个组合投资的优势,因为我们在拿票时,有的票折价高,有的折价低,平均来说就可以拿到市场相对平均的折扣价,构建的产品组合也可以熨平净值大幅波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