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委外定制基金井喷

互联网

公募基金三季报近日发布完毕,排名较二季度变化不小。而此前被热议的银行委外资金,在此次规模排名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业内人士指出,委外资金已经成为影响公募基金公司规模的决定性力量之一,而从长远来看,公募基金对委外定制基金的偏爱,可能会加剧行业的马太效应。

委外定制成公募新趋势

目前,委外定制基金正在成为公募基金的一大行业级现象。虽然银行委外基金并不直接对外披露,无法准确统计其数量,但据上海某公募基金人士透露,委外基金特点较为明确,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成立时户数较少,多为200多户;同时规模数字“有整有零”,即一般多为数亿元,后面会加一个千元或万元的零头。

根据上述特征,今年前三季度,共有141只疑似委外基金成立,占基金发行总数的21.27%。其中,8月发行数量达到峰值,共计41只。9月,虽然公募基金发行总量有所下降,但委外基金仍有19只,占总体发行数量的38%。值得一提的是,在基金发行并不景气的市场环境下,部分基金出现“闪电募集”,有市场人士猜测,这与委外基金有间接关系。

而从“闪募闪结”基金的合同可以发现,名称相近、有效认购户数200出头、净认购金额整数加零头的不在少数,几乎符合机构定制基金的全部特征。可以说,委外资金“功不可没”,已经成为新基金发行规模的“生力军”。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表示,当前基金的募集形势不太好,“今年下半年债基发行,如果不是委外定制基金,募集应该来说都非常困难。”

业内人士指出,根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除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之外的证券投资基金。此项政策的下发,为银行委外资金流入债券市场提供了契机。而这股委外定制热潮很有可能会持续到明年。记者了解到,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制定明年的发行计划,预计发行基金50—60只,仍以机构定制为主。

据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介绍,近期其一直在拜访各家银行,从目前洽谈的合作情况来看,预计明年公司将发行40只基金左右。“与其他公司相比,我们的委外基金并不算多。”

不过,在委外定制基金井喷的同时,其潜藏的风险不容忽视。某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委外基金同质化严重,随着其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会增加发生流动性风险的概率,这对基金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这些委外资金会在公募基金中存续多长时间是未知之数,如果机构要求赎回,基金公司只能尽量去劝说机构分批赎回,并提前告知。

 委外搅动公募业态

委外资金的涌入,直接改变了公募基金的规模排位。近日,109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旗下基金三季报公布完毕,在委外资金和货币基金大幅增长的助推下,三季度公募基金规模出现较大增长,而基金公司之间规模分化明显。

根据天相投顾的统计,三季度末,规模最大的10家基金公司合计管理规模为43159.81亿元,占基金总规模的48.86%;而排名前20的基金公司合计管理规模为62751.52亿元,占整个公募行业的71.04%。值得关注的是,在有多达21家基金公司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元大关的同时,有36家基金管理人公募规模不足100亿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委外的主力军是中小地方商业银行,尤其以中等商业银行为主,这部分银行选择委外的标准,基本是瞄准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的前20名。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门槛将大多数中小基金公司排除在外,实际上加剧了行业的马太效应。今年以来,资产管理规模前20的大基金公司持续受益,加速扩张,也进一步助长了公募基金规模至上的风气。

鉴于委外基金对于规模的提升作用不容小觑,因此,尽管有些公司对委外基金并不热衷,但多少也要发一些。“别人都在冲规模,你不冲的话就很吃亏了。”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坦言。

值得关注的是,在银行理财等机构委外资金的大量涌入下,近半数银行系基金公司规模大增超百亿元。银行系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基金三季度规模增长765.9亿元,以5589.64亿元的规模超过华夏基金排名第二。此外,中银基金、建信基金、招商基金、民生加银和鑫元基金等银行系基金公司,三季度基金规模增长亦超百亿元,分别增长416.7亿元、391.7亿元、258.3亿元、141.9亿元、100.9亿元。

此外,委外资金对公募行业的一大影响还表现在公募“机构特征”正在加强。根据基金半年报数据,108家基金公司全部基金份额中,有52%为机构投资者持有。而在2015年,94家基金公司的全部份额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仅占39%。此外,公募基金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超过90%的有9家,占比超过80%的达19家,占比最高甚至达到99.7%。

(:柳苏源 HN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