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109家基金公司合计盈利915亿元,相比二季度盈利808亿元的成绩又跃进一步。与此同时,三季度末公募基金资产规模超8.8万亿,再创新高。
虽然公募基金在规模和利润方面迎来捷报,但是迷你基金数量却居高不下。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市场上共有201只公募基金产品的净值规模不足5000万元,占基金总数的6.32%。
三季度盈利915亿元
公募三季报披露完毕,总体来看是一份不错的“答卷”。据数据显示,109家基金公司共计盈利915亿元,相较二季度末增加107亿元。
从各类型基金盈利情况来看,债券型基金赚钱效应显现,吸引了大量人气,当季迎来投资者大举申购,成为三季度利润增长最快的品种,相较二季度末利润增长至178亿元。货币基金由于规模效应依旧成为盈利最多的基金类型,三季度利润310亿元,较二季度持平。
作为二季度市场赚钱“主力”的混合型基金整体表现不如股票基金,利润缩水严重,从逾300亿元骤降至223亿元。股票基金三季度利润124亿元。QDII基金和另类投资基金共盈利65亿元,与二季度相比略有增长。
从基金公司盈利角度来看,109家纳入统计的公司中,有93家公司实现正收益,占比超85%。其中,华夏基金旗下基金产品获取利润最多,达到101.72亿元,是全行业唯一一家利润超过100亿元的公司。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嘉实基金和天弘基金,前者旗下基金产品三季度获得的利润为83.87亿元,后者为53.95亿元。
有人欢喜有人愁,在全行业普遍盈利的背景下,仍然有少数基金公司处在亏损状态之下。其中,中邮和长盛两家基金亏损最为严重,双双亏损超10亿元,中邮基金以亏损10.81亿元的利润情况垫底。
可以看到,亏损较严重的几家公司都是在权益基金方面布局较多的基金公司,中邮基金正是其中的典型。事实上,在此之前,中邮基金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亏损,今年上半年累计亏损77.59亿元,成为上半年亏损金额最高的基金公司。
单季规模增加8834亿元
三季度公募基金规模增长明显。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基金规模来看,截至9月底,各类公募基金总规模为8.83万亿元,比年中7.95万亿元增长8834亿元,增长幅度达11.11%。按照109家基金公司平均,每家公司平均增长81亿元。
其中天弘基金以8320.79亿元的资产规模继续高居第一,但受到余额宝规模缩水影响,天弘基金资产规模较二季度末减少了约184亿元,成为规模前十大的基金公司中唯一一家三季度资产规模减少的公司。
银行系基金典型代表的工银瑞信三季度大举发力,以5589.64亿元的资产规模名列第二位,较二季度末规模增长了765.85亿元,其中大部分得益于债券型基金的增长。数据显示,三季度末,工银瑞信旗下债券型基金规模为1606亿元,较二季度末增加了528亿元。
华夏、易方达、南方分别以5363.96亿元、4451.49亿元、3883.81亿元的资产规模名列第三至第五位,较二季度末分别增长了207亿元、394.6亿元、473.3亿元。
从单季资产规模的变化情况来看,规模增加300亿元以上的有9家,其中广发基金成为三季度的大赢家。相较二季度末,广发基金资产规模增长了1208亿元,是109家公司中唯一一家增长超过千亿的公司,且增幅达到52.57%。与此同时,有29家基金公司三季度规模出现缩水,天弘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和农银汇理基金三季度规模缩水超过100亿元大关。
201只基金跌破5000万元红线
基金三季报落下帷幕,那些净值规模较小的基金浮出水面。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市场上共有201只公募基金产品的净值规模不足5000万元,占基金总数的6.32%。此外,还有多达542只基金的净值规模在5000万元到2亿元这一危险区间,一旦发生大的赎回或股市债市调整,这些基金的规模也随时有跌破5000万元红线的风险。
从三季末规模跌破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的类型分布来看,股票型基金特别是指数型产品成为“重灾区”,该类型的“迷你”基金数量达到86只,占“迷你”基金总数量的42.79%。据了解,在该类型基金中,规模最小的是万家上证50ETF,对应的规模为0.0602亿元。此外,混合型基金以67只紧随其后,代表者为“国联安中证股债动态”,规模为0.0328亿元。另一个重灾区则是QDII基金,尽管今年人民币贬值使得QDII基金受到热捧,但额度限制使得不少QDII基金无法获得更多资金流入,规模无法获得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这201只“迷你”基金涉及到70家基金公司,其中天弘基金、信诚基金和大成基金的“迷你”基金数量最多,分别达到14只、9只和8只。绝大部分基金公司只有1到3只。据了解,在天弘基金旗下的14只“迷你”基金中,天弘中证800的规模最小,具体仅0.0981亿元。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天弘基金之所以出现这么多“迷你”基金,主要是去年大量发行了行业指数发起式基金,本身成立规模不大,再加上股灾影响出现不同程度亏损,从而规模更“迷你”。
从这201只迷你基金成立时间看,接近一般成立瑜2014年之后。特别是有多达52只成立于2015年,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成立于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数量也比较多,分别达28只、29只和28只。可见,2015年股市牛转熊使得不少新基金遭遇了净值和份额双杀“噩梦”,最终沦为一只迷你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