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香港股市每日成交金额算上衍生品都不到1000亿港元,大大低于A股的日成交金额。自上周首批大中型基金公司获批港股通交易权限之后,内地资金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进入港股,将带来很大一部分增量资金。与此同时,南北资金对稀缺标的充满期待。
稀缺标的“被重仓”趋势明显
总体来看,港资普遍青睐业绩好、市值大的内地行业龙头;内地投资者瞄准的则是一些高成长的小盘股。有一定的估值优势。长盛环球景气行业大盘精选混合型基金基金经理黄成扬表示,对于估值和成交都处于历史偏底部位置的港股来说,是一股很大的向上拉动作用。而对于A股来说,引入更多偏重基本面投资的境外资金,也有利于改善投资者机构,加大机构投资者比例,稳定估值体系,加快与国际接轨。
QFII的持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外投资者的投资风格及配置偏好。据不完全统计,三季度QFII重仓股分布中,前五位分别是宁波银行(002142,股吧)、海康威视(002415,股吧)、美的集团、格力电器(000651,股吧)和五粮液(000858,股吧)。军工概念股也备受市场关注。其中,成飞集成(002190,股吧)在三季度冲高回落,而QFII三星中国中小型股精选母基金出手建仓88.73万股,同样跻身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景顺长城大中华基金经理周寒颖说,港股在油气服务、金融业(如资产管理)、地产、可选消费(如鞋类、电影娱乐、博彩、餐饮等)、电信与科技等板块,有强势的品牌及更丰富的选择。港股的金融、电信、信息技术行业占比高于A股。
“南下”资金投资港股方面,从重仓股来看,截至三季度末,国投瑞银中国价值发现、新兴市场持有腾讯控股占基金净值比分别为7.77%和8.05%,位居第一重仓股的位置。同时,港股石药集团在三季度也获得两只基金的大幅增持,跻身十大重仓股。统计显示,截至11月16日,石药集团自7月以来股价分别上涨15.94%,对基金净值贡献较大。
背后隐含“三大逻辑”
首先,从“估值角度”来看,部分A股和港股之间的分歧依旧很大。融通沪港深智慧生活基金经理王浩宇表示,由于港股便宜,国内投资者甚至可以卖掉一些A股去买港股里面同样的股票。所以从估值互补的角度来看,他认为双方是有投资机会的。
就目前A股市场上的情况,外资对家电、白酒、医药等稀缺标的兴趣浓厚。华润元大信息传媒科技混合基金经理袁华涛表示,海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风格稳健,偏好估值较低、市值较大的股票。受益于中国老龄人口占比不断提升,医药行业在十三五期间有望维持10%以上的稳定增长,A股医药板块也会受益。
其次,货币的互补性也盘活了南北资金“交流”的意愿。华润元大信息传媒科技混合基金经理袁华涛表示,随着人民币波动加大,为对冲贬值压力,与美元挂钩的港币资产对内地资金具有吸引力,高股息的大盘蓝筹股在投资者眼中具有相当的配置价值,低估值蓝筹对于出海配置的内资仍是首选。
最后,两地行业上的“互补性”也造就了稀缺标的的火热,长盛环球景气行业大盘精选混基经理黄成扬说,港股更适合新兴行业的公司上市融资,而这类公司一般代表了中国产业转型和创新的方向,极具成长性,同时估值也会比A股的同类公司(如果存在的话)低很多,因此在上市后也取得了较好的股价表现。
尽管受双方资金青睐的A股总体上有着利多优势,但个别标的的表现呈现出良莠不齐之势。有分析人士称,自沪港通正式开通以后,个别A股的行业龙头股分化明显,有港资流入的行业龙头也不一定会在股价方面体现出相对优势。因此,稀缺标的的选择仍要慎重。
金信基金投研部相关人士表示,稀缺性不能成为买入的核心理由。也有分析师表示,港资是否流入对股价的影响相对不大。他说:“资金流动之势影响股价的众多因素之一,港资流入不一定意味着股价一定上涨;借鉴此前沪港通的经验,大部分标的股票的沪股通交易额占该股票总交易额的比例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