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季度GDP暂别7%!
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6年来GDP增速首次跌破7%,不过这个数据仍好于市场6.8%的预期。
“虽然经济增速略有回落,但是总体平稳的基本面没有变,稳中有进和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变。”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回答媒体采访时称。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虽然三季度GDP增速破7%,但其背后的产业结构却仍在持续改善中,主要表现是第三产业贡献率创新高。对此,受访经济界专家称,产业结构在继续优化,服务业增长较快,并且发展空间较大。同时,四季度经济要企稳,仍需稳增长政策发力。
服务业占GDP比重首度突破50%
对于三季度GDP增速略有回落,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这主要受投资下滑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比1~8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
盛来运接受媒体采访时则称,国际层面的因素和国内层面的因素相互叠加,加大了三季度经济下行的压力,这是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的原因。
虽然三季度GDP增速略有回落,但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官方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51.4%,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8个百分点。
来自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统计数据显示,受固定资产投资疲软的拖累,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三季度延续之前下滑的趋势,累计同比增速从上半年的6.1%下降到三季度末的6.0%,但降幅有所缩减。
但与之相反的是,第三产业(服务业)整体则相对稳定,并在三季度继续维持“稳中有进”的局面,累计同比增速从上半年的8.3%上升到三季度末的8.4%。在第二产业对前三季度GDP累计同比拉动相对于上半年下降0.3个百分点的同时,第三产业的贡献则上升了0.1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结构转型依然在推进中,而且是在向更趋合理的方向发展。”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称。
受访人士认为,三季度GDP增速高于市场预期,跟第三产业有关。
方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表示,GDP靠第三产业超预期,这可能和房产销售、金融业贡献等有关。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0%,这是继2013年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工业后,中国经济第二个“转型”里程碑。
“上半年服务业的强劲增速主要受金融行业增长、尤其是股票市场快速上涨影响。”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称。
然而,尽管6月份以来,股票市场出现大幅调整,但第三季度服务业并未受到股市下跌影响。“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放缓程度低于预期,富有韧性的服务业未受到股市暴跌的影响,且抵消了工业部门持续疲弱的表现。”彭博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陈世渊发给记者的分析中称。
鉴于服务业增速将继续超过制造业增速,朱海斌预计“双速经济”现象将持续,但在未来几个月内,经济增长引擎将出现轮换,因为商品生产活动或将受益于近期政策调整而自11月起回暖,但服务业增速将延续近年来的趋势回到7%~8%区间内。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主任刘霞辉指出,中国经济以服务业带动为主,逐步替代工业为主的经济动力,正在实现转换。下一步需要在教科文卫等领域加快改革,以便释放出经济新的动力。在刘霞辉看来,目前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确保通过改革释放新的动力。
“从理论上讲,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服务业支撑经济发展,我国也应向这方面转型。”刘霞辉对记者表示,从就业上看,我国大量的就业人群多集中在中低端服务行业,而中高端服务行业的就业人群数量相比发达国家仍较少。同时,我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但国外统计表明,现代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他建议,中国需要逐步放开服务业的管制,逐步与市场接轨。在刘霞辉看来,今后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应该打破现代服务业的垄断和管制。价格应该以市场为主,政府的管制应该逐步放开,逐步与市场接轨。中国未来向发达国家的均衡状态转移,如果没有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经济增长可能会发展缓慢。
另外,内需结构进一步改善。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4%,比上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虽然三驾马车中,投资与进出口出现回落,但消费回升。有分析称,GDP超预期主要源于消费持续向好,三季度消费对GDP的贡献明显增加。
四季度经济有望企稳回升
受访人士称,从三驾马车的情况来看,目前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四季度仍需稳增长政策发力。随着稳增长政策效果的显现,四季度有望企稳回升。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三季度经济回落,投资继续下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保持高位,国家投资仍然以此为主,“稳增长”意图明显。
“从资金来源看,资金到位有一定的回暖,预算内资金到位增速上升,财政支出相应增加。地方政府债务约束、银行惜贷、对各种衍生产品清查这些都抑制了投资的上行,近期其他资金来源开始回升,但整体来讲资金到位情况依然不理想,投资增速仍将小幅下滑。”潘向东预计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步下滑,投资增速2017年有望重启。
同时,也有迹象显示投资有望继续加码。国家发改委有官员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国家发改委已明确提出第四季度要把促投资稳增长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发改委将从十方面着手,打好投资“组合拳”。这十个方面包括充分发挥专项建设基金的带动作用,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执行进度,以及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等。
对于未来稳增长政策,刘霞辉对记者表示,预计未来投资会加大力度,同时货币政策有望继续宽松,财政政策也有望继续发力。
刘霞辉还建议,“实体经济压力仍较大,可以考虑给企业适当减税。”
广东东莞一家玩具中小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坦言,企业税负仍较重,尤其是今年产品价格上不去,今年国外玩具订单也不如去年。“由于俄罗斯卢布汇率今年跌较多,虽然进入下半年以来,外贸订单有所增加,但是仍不如去年;同时我的客户别的产品订单也减少很多。”上述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货币政策上,近期央行又开展了千亿MLF操作,降准预期再度升温。10月21日,央行发微博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人民银行对11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MLF)共1055亿元,期限6个月,利率3.35%,同时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有资料显示,央行上一次进行MLF操作是在今年8月19日,当时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共1100亿元。
民生证券分析师称,此次MLF对冲外汇占款,平稳资金面意图明显。但后续仍有降准可能,预估后续有50-100BP的降准空间。
高盛/高华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还认为存准率和基准利率都应该并可能会被下调,从而避免金融状况的收紧。在宋宇看来,货币政策方面需要避免金融状况收紧。近期人民银行调整小微和三农领域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政策的力度不足以产生显著的宏观影响。在打击地下金融机构以抑制资本外流的过程中,存在着无意中令金融状况收紧的潜在风险。这些金融机构往往不仅提供非法跨境金融服务,而且还在国内提供非正规贷款。因此,打击这些活动需要由正式信贷供应的进一步放松予以弥补。而同时尽管表面上信贷需求旺盛,总体实体经济增速未必强劲。
他同时还称,与此前几轮放松相比,政策措施可能会更多地侧重于财政和准财政政策。
不过,章俊则认为,目前整体的政策取向也转变为:货币政策宽松配合“积极财政政策”,因此央行更多的是看重宽松的实质,而希望弱化宽松政策向市场所传递的政策信号。最近央行扩大信贷资产抵押再贷款试点在很大程度上就起到了这样的效果,一方面起到增强对实体经济流动性支持的效果,另一方面弱化了因为频繁降息降准带来的强烈宽松信号。
“鉴于目前中央对盘活存量资金的督查力度不断升级,从财政角度来看四季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获得更大的资金支持来增加基建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到位率,从而有效支撑四季度经济回升。”章俊还称。